聯系我們CONTACT US
- 吉安福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
- 聯系人:王經理
- 電話:17732605906(微信同步)
吉安商標注冊補貼需要具備哪些條件
眾所周知,最近這幾年,國家在大力推進知識產權發展和保護,鼓勵企業“走出去”。市為了鼓勵和支持企業、個人和其他組織積極運用商標參與國際競爭,推進市商標戰略實施,隨著我國的對外貿易的飛速發展,中國品牌走出國門已經成為一種趨勢。然而成為品牌首先就得擁有自己的商標,想要順利的走出國門還必須注冊海外商標,才能有效的保障自己的產品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,那么吉安商標注冊申請補貼需要具備哪些條件?
1、具有戶籍并在我市工作、學習的個人;2、在市注冊的企業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;3、在內地全日制大專院校學習的籍學生;4、在市全日制大專院校學習的學生;5、在市工作并持有《市人才居住證》或者《出國留學人員來深工作證》的個人
以上五個方面是商標注冊申請補貼需要具備的條件,為更好地發揮知識產權專項資金對知識產權事業的促進和引領作用,積極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,加快“速度”向“質量”轉變,支持和鼓勵企業注冊國外商標,利用商標戰略真正的走出去,創立跨國企業,實現富國強國的中國夢。
我國《商標法》規定,公民個人在2001年修訂后有權申請商標。這一規定實施后,引發了個人商標注冊的熱潮。2007年,中國商標局開始限制公民個人申請商標,只允許個人企業和公司申請商標。無論公民個人是否應當申請商標,商標局單方限制公民個人申請商標,都是違反商標法的行為。畢竟,商標法賦予了公民個人申請商標的權利,商標局無權剝奪公民申請商標的權利。顯然,商標局沒有法律依據限制公民個人申請商標。
一、商標局限制個人申請的初衷是防止商標被惡意注冊。事實上,很多人并不是為了使用目的注冊商標,而是先注冊,然后再按價格出售。當然,他們的行為不利于市場經濟的有序發展。但要解決這一問題,不是要限制公民的商標申請權,而是要從制度上督促商標的使用。我國《商標法》還規定,商標三年內不得撤銷,即商標注冊后連續三年未使用的,任何人都有權申請撤銷。商標局收到撤銷申請后,通知商標權人提交連續三年不使用的證明。否則,商標局可以撤銷該商標。
需要指出的是,三年不使用的撤銷制度并不能從根本上防止商標搶注,因為啟動三年不使用的撤銷程序,需要以申請人的撤銷申請為前提,但即使搶注不使用商標,阻礙了申請人的商標申請,申請人不提出撤銷申請。原因有三:第一,申請注銷,需向商標局交納手續費;第二,申請撤銷可能不成功,但可能成本高昂,但撤銷失??;第三,即使撤銷成功,也可能被其他商標申請人搶先,最終撤銷申請人也不會受益。因此,建立商標強制使用制度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。例如,企業或者個人注冊商標后,每三年向商標局提交一次使用證明。逾期不提交證明或者偽造證明的,商標局有權撤銷其商標。這樣,不使用商標就試圖注冊商標的人就會大大減少,也就不必限制商標的個人注冊。
二、電子申請受電子申請的制約,是指商標通過互聯網直接申請,也是各國商標申請的發展趨勢。與傳統的紙質申請相比,電子申請提高了申請效率,降低了商標申請成本。以中國商標局收取的申請費為例,如果是紙質申請,商標局收取的費用為1000元;如果是電子申請,商標局收取的費用僅為800元。因此,電子申請也受到大多數微型企業的青睞,特別是在一次性申請多個商標的情況下,對于微型企業來說,電子申請的成本能夠降低還是非??捎^的。然而,中國商標局對電子申請的數量給出了很大的限制。按照現行規定,每個代理機構每天的電子申請數量不得超過10個,這意味著絕大多數中小企業只能使用傳統的紙質應用,這無形中增加了商標申請的成本。
三、對復審費較高的商標駁回申請,商標局可以予以駁回。駁回的理由不僅是該商標與原商標相似,或者該商標違反了《商標法》關于重要性或者禁止性的規定。根據《商標法》,商標被駁回后,申請人可以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復審。但駁回復審仍需向商標局交納官費,駁回復審有“成功”和“失敗”兩種可能。
四、在檢索由盲區引起的風險商標申請之前,首先要進行搜索,即搜索之前是否存在相同或相似的商標申請。但在國家商標局提供的“中國商標網”檢索平臺上,存在著較大的“搜索盲區”,即近三個月內申請的商標在“中國商標網”上找不到,即所謂的“搜索盲區”,即如果有類似的商標申請因為在檢索前三個月內,很有可能找不到,這最終會給申請人造成商標被駁回的原則,違反了提前申請。
上一篇:吉安商標注冊取名應該怎么做
下一篇:吉安商標注冊申請的幾個必要環節
最新文章
- 吉安商標注冊取名應該怎么做[ 2021-06-23 ]
- 吉安商標注冊異議程序有哪些[ 2021-06-23 ]
- 進行吉安商標注冊需要了解哪些內容[ 2021-06-23 ]
- 影響吉安商標注冊成功的因素[ 2021-06-22 ]
- 吉安商標注冊審查怎么順利通過第一關[ 2021-06-22 ]
- 吉安商標注冊后的注意事項[ 2021-06-22 ]